近期,市場對降準降息的預期快速升溫。
今年以來,央行也已多次表態(tài)要擇機“降準降息”。對此,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、研究所聯(lián)席所長蘆哲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,在全球貿易戰(zhàn)陰云籠罩、中美貿易摩擦風險沖擊基本面的情況下,降準降息的節(jié)奏正在提前。
財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也指出,內需不足已成為當前經濟主要矛盾,加上外部沖擊導致外需放緩,疊加物價下行壓力,需要貨幣政策發(fā)力節(jié)奏適當靠前。
基于這一形式,伍超明判斷,預計在4月底降準降息的可能性較大,且降準會先于降息實施,降準幅度在50-100BP左右,降息幅度在10-20BP左右。
中金公司固收團隊同樣在研報中稱,預計第二季度貨幣寬松可能明顯加快,不排除4月降準降息操作的可能性,而流動性有望重回寬松狀態(tài)。
若降準降息落地,實體企業(yè)融資成本下降、資本市場流動性改善等都將是直接利好。
不過,業(yè)界專業(yè)也提示,需關注銀行凈息差壓力、匯率波動等潛在風險。當前政策博弈期,市場正緊盯一季度經濟數(shù)據及美聯(lián)儲動向,新一輪寬松潮或已蓄勢待發(fā)。
降準降息的必要性在提高
2024年底以來,我國貨幣政策基調時隔14年首次由“穩(wěn)健”轉向“適度寬松”。
2024年12月9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,2025年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。隨后,在12月11日至12日舉行的中央經濟會議中進一步明確,將通過適時降準降息等措施保持流動性充裕,使社會融資規(guī)模與經濟增長目標相匹配。
這一調整,顯然是根據國內外復雜嚴峻形勢、應對不確定性不穩(wěn)定性因素增多的巨大挑戰(zhàn)而及時做出的。
從內部環(huán)境來看,當前經濟運行中,需求不足與物價水平持續(xù)在較低位徘徊,構成了制約經濟穩(wěn)健增長的核心矛盾。
202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.5%,比2023年(7.2%)回落3.7個百分點,全年消費整體呈回落態(tài)勢。與此同時,2024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(shù)(CPI)同樣在低位運行,全年CPI同比上漲0.2%。同時,工業(yè)生產者價格指數(shù)(PPI)全年負增長。
今年一季度,CPI同比增長-0.1%,較2024年同期下滑0.1個百分點,反映出當前有效需求依然相對不足,政策有待進一步發(fā)力。
除此之外,外部沖擊對我國經濟也造成一定壓力。
近日,美國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貿易伙伴強征“對等關稅”,給全球經濟秩序的穩(wěn)定帶來了沖擊。
圖源:圖蟲創(chuàng)意
對此,蘆哲表示,這些內外部環(huán)境的綜合變化,使得降準降息的必要性在提高?!按龠M物價合理回升是今年貨幣政策的重要考量,3月國內物價水平仍然偏弱,向后推演,關稅政策風險和出口沖擊如果對價格的負面影響加大,客觀上也就更加需要貨幣政策適當靠前發(fā)力。”
伍超明也認為,外部不利影響客觀上會使外需趨于放緩,擴大內需的逆周期政策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大。同時,部分外需轉內需會進一步加大國內供給,或對物價產生下行壓力。鑒于促進物價合理回升是今年貨幣政策的重要考量,同樣需要貨幣政策發(fā)力節(jié)奏適當靠前。
此外,他還指出,美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加,衰退概率加大,美元或走弱,這將減輕對國內政策的約束。
有利于對沖外部沖擊,提振市場信心
當前經濟復蘇面臨內外雙重挑戰(zhàn),降準降息作為總量寬松政策的核心工具,正成為“穩(wěn)預期、擴內需”的重要抓手。
蘆哲表示,當前經濟有效需求仍顯不足,在此背景下,擴張流動性以呵護融資需求擴張顯得尤為關鍵。
“降準降息能夠投放更低成本的流動性,這不僅有利于滿足經濟融資需求的增長,而且寬松釋放的資金有望流向股市、樓市以及實體經濟等多個領域。對于正面臨關稅戰(zhàn)風險的出口企業(yè)和小微企業(yè)是一劑強心劑。”蘆哲說。
此外,蘆哲強調,這一政策還將提振金融市場信心,推升股市估值。
“降息推動無風險利率下行,降準擴張流動性,兩者都有利于推升股票市場估值,尤其是對當前亟需股權融資支持的科技創(chuàng)新企業(yè),將發(fā)揮推動直接融資擴張的融資作用。”
同時,他還指出,流動性的擴張和融資成本的下降,將改善實體經濟的盈利預期,像房地產這類對利率變化較為敏感的行業(yè),受益將更為顯著。
伍超明也表示,降準不僅能提供流動性,而且能給銀行提供便宜的長期資金,有利于降低銀行的融資端成本,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的能力。而降息則能直接降低社會融資成本。
圖源:圖蟲創(chuàng)意
他分析,降準降息在短期內有利于經濟增長,對沖外部尤其是關稅帶來的沖擊,也利于提振房地產和股票市場的信心。
今年,在持續(xù)發(fā)揮貨幣政策總量功能的基礎上,各類結構性工具也將繼續(xù)被精準運用,以支持重點領域發(fā)展。
伍超明認為,在關稅沖擊下,部分外需轉內需,擴大內需尤其是消費需求政策需及時加大力度,出臺促消費結構性工具正合適。此外,科技領域作為競爭的關鍵主場,加大科技創(chuàng)新結構性工具的投入力度同樣必要。
蘆哲還指出,今年我國的結構性貨幣工具,或將從實體紓困與資本市場穩(wěn)定雙線推進。
“一方面可以通過調降再貸款利率、擴大再貸款額度,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強對國民經濟薄弱環(huán)節(jié)的金融支持力度,能夠幫助這些行業(yè)或企業(yè)平穩(wěn)度過外部不利影響的沖擊。同時,還可以加大對股市的金融支持力度,未來為了進一步支持股市平穩(wěn)運行,央行還可以進一步擴大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的規(guī)模,向中央匯金公司提供更多的再貸款用于支持中央匯金公司穩(wěn)定資本市場。”他說。
此外,蘆哲表示可以根據實際需要,設立新的結構性政策工具,
今年3月6日,中國人民銀行宣布,將會同證監(jiān)會、科技部等部門,創(chuàng)新推出債券市場的“科技板”。
對此,蘆哲表示,支持金融機構等多種發(fā)行主體利用債券市場融資,通過多元化債券產品、政策激勵與市場化機制的結合,有望進一步緩解科技企業(yè)融資難題,加速科技成果轉化,助力國家創(chuàng)新驅動發(fā)展戰(zhàn)略落地。
本文鏈接:http://jphkf.cn/news-1-45119-0.html降準降息何時落地?經濟學家:可能本月底
聲明: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,不代表本站觀點,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(lián)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。
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
朋友圈
點擊瀏覽器下方“”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“
”按鈕
點擊右上角QQ
點擊瀏覽器下方“”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“
”按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