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
人在廣州,一年舉報2277起違章,其中1945起被扣分,共計8998分,相當于749本駕照。
這是名為“大灣區(qū)野生攝像頭”的網友王先生分享的2024年“舉報戰(zhàn)績”,視頻評論區(qū)中,很多網友為其舉報行為點贊,稱博主為“廣州好市民”,也有人對其行為言辭激烈,稱其“不是不報時候未到”。
王先生拍攝的違章行為(圖片來源:封面新聞)
針對罵他的聲音,王先生表示:“很多人覺得我舉報是為了掙錢,但廣州對舉報者并沒有獎勵措施,遇到罵我的,我會主動和這些罵我的人對線,看他們破防又無可奈何的樣子?!保〒?月26日封面新聞)
王先生提供的統(tǒng)計數據圖(圖片來源:封面新聞)
王先生提供的交警審核截圖(圖片來源:封面新聞)
在繁忙復雜的城市交通中,每一位司機都應該深知遵守交通規(guī)則的重要性,不能隨意占用應急車道,不應該違規(guī)變道和闖紅燈,這都是交通法的明文規(guī)定,是駕照學習時應該爛熟于心的安全常識。然而,總有人明知故犯,肆意違章,讓本就不順暢的交通更加擁堵,讓那些主動遵守規(guī)則的人憤懣不平。
王先生最初開始記錄和舉報違章行為,就是因為這股“不服氣”——怎能如此堂而皇之地違反法律規(guī)定?之后,他通過進一步學習法規(guī),與交警部門溝通,更加明白了這些違法行為的高發(fā)和危害,于是決定堅持舉報,為交警“查漏補缺”。這是一名普通市民最為質樸的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,也是社會監(jiān)督最生動的體現,有益于維護交通秩序,減少交通事故的發(fā)生,具有極強的正面示范意義,為何會招致謾罵?分析罵舉報者的人的心態(tài),不難發(fā)現,其中既有對交通法規(guī)的漠視,也有對他人行為的偏見與中傷。一些人可能認為,自己偶爾的違章行為并無大礙,而他人的舉報則是“多管閑事”。這種心態(tài)助長了交通違法行為的蔓延,削弱了社會對交通規(guī)則的敬畏之心。長此以往,不僅交通秩序將受到嚴重沖擊,公共安全也將面臨更大威脅。
還有人喜歡惡意解讀舉報者的行為,總認為舉報者跟交警部門是“一伙兒”的,是為了自身利益而行動,這是一種極其狹隘的法盲思維。如果每個人都能自覺遵守法律,還需要這樣費力去舉報嗎?是不是非要等到自身權益因為他人違法行為受損的時候,才知道熱心地去守護規(guī)則和秩序的人多么難能可貴?
為一己私利,擾亂視聽的惡意舉報當然人人厭惡,但是舉報行為本身是一種合法的權利,旨在揭露違法犯罪行為,維護社會公共利益。合法的舉報行為是公民的義務,也是維護社會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。目前,在廣州舉報交通違法行為沒有獎勵,但是其他地方有時為了加大對某項違法行為、不文明行為的治理,就會用獎勵舉報的方式,發(fā)動群眾一起來監(jiān)督??梢姡侠砗戏ǖ呐e報,揭露違法行為,本質上是對社會規(guī)則的堅守,對公共安全的守護。
合理的舉報,尤其是為了公共安全的舉報,不僅不應該被罵,反而值得被大力贊揚。對法律法規(guī)較真,就是對生命安全負責,對公共利益上心。王先生的行為體現了市民的社會責任感與擔當,希望他不要被一些閑言碎語所影響,堅定地做正確的事情。對于一些造謠謾罵、人身攻擊的過分言論,平臺確實應該及時處理,別讓熱心人寒了心。
也期待能有更多的“野生攝像頭”出現在城市的各個角落,共同監(jiān)督交通行為,維護交通秩序,讓我們的交通環(huán)境變得越來越安全有序。
本文鏈接:http://jphkf.cn/news-1-41442-0.html極目銳評丨廣州車主一年舉報違章2277起,對法規(guī)較真的人不該被謾罵
聲明: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,不代表本站觀點,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。
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
朋友圈
點擊瀏覽器下方“”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“
”按鈕
點擊右上角QQ
點擊瀏覽器下方“”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“
”按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