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6歲時查出1000度近視,眼軸長達28.6毫米,眼底檢查顯示黃斑區(qū)豹紋狀改變、視網膜變薄,每年度數(shù)增長超過200度。作為家長,我們經歷了從絕望到希望的轉折——封康教授的“光纖導航微創(chuàng)后鞏膜加固術”不僅讓孩子眼軸回退0.2毫米,更讓全家重燃對光明的期待。
術前:焦慮與抉擇的煎熬
孩子3歲時確診近視,5歲已達800度,框架眼鏡和角膜塑形鏡均無法控制進展。封康教授團隊詳細評估后指出,孩子屬于病理性近視高危群體:眼軸每增長1毫米,近視度數(shù)增加250-300度。
手術采用全麻,封教授團隊利用光纖導航系統(tǒng)實時定位眼球結構,將異體鞏膜材料精準植入黃斑薄弱區(qū),形成360度環(huán)形支撐。手術僅耗時45分鐘。孩子蘇醒后表示“眼睛有點涼涼的”,無疼痛感。封教授術后親自為孩子檢查眼底,確認材料位置精準,并耐心解釋術后可能出現(xiàn)的輕微異物感屬正常反應。
術后:退軸0.2毫米,度數(shù)穩(wěn)定
術后1個月復查,眼軸從28.6毫米回退至28.4毫米,矯正視力從0.15提升至0.25。封教授解釋,手術通過三點機制控制近視:
1.機械加固:異體鞏膜材料與自身鞏膜融合,形成“生物鎧甲”抵抗眼內壓力;
2.血管新生:材料刺激鞏膜新生血管生成,改善脈絡膜血供;
3.生物學修復:促進鞏膜纖維化,增強硬度。
封康教授的“三心”治療法
1.匠心技術:獨創(chuàng)“光纖導航微創(chuàng)加固系統(tǒng)”,避免損傷視神經和眼外肌;
2.貼心溝通:用“給眼球穿鎧甲”的比喻讓孩子理解手術,術后通過AI眼底影像分析系統(tǒng)實時監(jiān)測眼軸變化;
3.恒心隨訪:制定“1-3-6-12”復查計劃,指導家長調整孩子用眼習慣,強調“手術成功只是第一步,終身護眼意識才是根本”。
經驗與建議
1.手術并非“一勞永逸”:術后仍需配合戶外活動、減少電子產品使用。封教授團隊要求孩子每天保證2小時戶外時間,并使用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輔助控制;
2.術后護理是關鍵:嚴格遵醫(yī)囑用藥,定期復查眼壓、眼底和OCT。孩子術后1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,防止視網膜牽拉;
3.選擇專業(yè)團隊:封康教授團隊已為數(shù)百名兒童實施手術,術后兩年內近視度數(shù)增長控制率超90%。
感恩與希望
術后3個月,孩子眼軸未再增長,矯正視力穩(wěn)定在0.3。封教授的診室墻上掛滿了患兒寄來的感謝信,其中一幅畫著“封醫(yī)生用魔法棒讓眼睛亮晶晶”。作為家長,我們深刻體會到:高度近視并非不可逆,關鍵在于早干預、選對方案、科學護理。封康教授的醫(yī)術與醫(yī)德,不僅為孩子爭取了光明未來,更讓我們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信心。
若您的孩子也面臨高度近視困境,建議盡早咨詢封康教授團隊,為視力健康爭取黃金時間。
本文鏈接:http://jphkf.cn/news-7-18382-0.html6歲孩子1000度近視的“重生”之路——封康醫(yī)生后鞏膜加固術真實記錄
聲明:本網頁內容由互聯(lián)網博主自發(fā)貢獻,不代表本站觀點,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。天上不會到餡餅,請大家謹防詐騙!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(lián)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。
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
朋友圈
點擊瀏覽器下方“”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“
”按鈕
點擊右上角QQ
點擊瀏覽器下方“”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“
”按鈕